用好批評和自我批評這個武器,必須掌握正確的原則和方法,否則就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。無論批評還是自我批評都要做到實事求是、堅持黨性、與人為善、給人自尊。
實事求是,準確客觀
實事求是是黨的思想路線的核心,也是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根本原則。
要理性客觀。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,必須以事實為依據,既不擴大也不縮小。只有堅持客觀性,在批評時才能公正合理地處理人和事,不會出現關系好了大事化小,關系不好就落井下石的情況。進行自我批評,也要客觀,不要為了應付組織而敷衍了事,或違心地夸大自己的問題。
要具體到人。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貴在有實效,首要一條就是批評和自我批評要具體到人和事。如果高談闊論、無的放矢、隔靴搔癢,批評和自我批評就會走過場、搞形式,不可能達到“紅紅臉、出出汗”的效果。
要辯證分析。在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時要堅持“兩點論”。一個同志有缺點錯誤,應該全面、歷史地評價,對問題的性質和錯誤程度,要進行合乎實際的分析,把握好度。
堅持黨性,出于公心
能否有效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,說到底是個黨性問題。
堅持黨性,要從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,以人民的利益為最高標準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。毛澤東指出:“以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最大利益為出發點的中國共產黨人,相信自己的事業是完全合乎正義的,不惜犧牲自己個人的一切,隨時準備拿出自己的生命去殉我們的事業,難道還有什么不適合人民需要的思想、觀點、意見、辦法,舍不得丟掉的嗎?”只有堅持以人民利益為最高標準,才能大膽公正地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。
堅持黨性,要做到講真理,不講面子。講真理,就是要圍繞大是大非問題,即黨性原則、理想信念、廉潔自律等方面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。金無足赤,人無完人。共產黨員盡心盡力為黨和人民工作,也難免會犯錯誤,但是只要自己襟懷坦白,勇于自我批評,下決心改正,就不會掉“面子”。
堅持黨性,要求批評和自我批評要出于公心。出于公心,就是要公正、公道地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。只有出于公心開展批評,才能避免從個人恩怨、得失、利害、親疏出發看事待人。在批評中不帶有任何偏見,不摻雜任何私心、不裹挾任何私欲、不搭載任何私人企圖。
與人為善,團結同志
《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》指出:“批評必須出于公心,不主觀武斷,不發泄私憤。”本著對黨、對同事負責的態度,善意地、真誠地指出他人的缺點和錯誤。
與人為善,就要把開展批評的出發點切實放在幫助同志上。批評是從黨內同志的健康成長、積極進步之需要出發,而不是借機“出氣”。只有批評者充滿真情關懷,被批評者才能是如沐春風。
與人為善,就要堅持“團結—批評—團結”的公式。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,是實現黨內團結的重要手段,離開了團結這個出發點,批評就失去了積極的意義。只有從團結的愿望出發,才能對同志采取關心愛護的態度開展批評。
給人自尊,注意方式
古人曰:聞過則喜。這是一種十分高的思想境界。但生活中人們對批評常常會有一定的抵觸情緒。如何讓批評容易接受,關鍵在于批評時注意方式方法,不要傷害被批評者的自尊心。
自尊心是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,不容許別人侮辱和歧視的心理狀態,是努力克服缺點的內部動力。在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中,如果傷害了對方的自尊心,就會使批評者與被批評者產生對立情緒。因此,在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時,要營造相互尊重的氛圍,保護被批評者的自尊心,采取民主平等的態度,選擇有效的批評方法,如采取討論式、提問式、鼓勵式等多種方式,以達到更好的批評效果。
(據2017年6月19日《學習時報》 原標題《掌握批評和自我批評的原則方法》)
1、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不代表本站觀點,僅供大家學習參考;
2、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,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,請及時與本站聯系,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;
3、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,文明上網,依法守規,IP可查。
作者 相關信息
內容 相關信息
? 社會調查 ?
圖片新聞